欧联杯 印德女联 肯尼亚女超 北马U19 比女杯 马八强杯 卡埃米尔杯 乌干达杯 卡亲王杯 印度超杯 黑山杯 罗女杯 斯伐女杯 危地女甲 爱沙女杯 韩大学联 澳昆丙 格鲁丙 格鲁丙 阿青联 尼泊尔超 冈比亚杯 克亚联 克罗联 克亚女杯 科威杯 葡LBP 澳女NBL1 西班牙FEB3 巴帕拉乙 智利女联 科特迪瓦联 巴西FPB U20 墨西哥女联 女亚洲杯B级
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新闻

从皇萨抗议到曼联伤病潮,详解欧洲足球生意经:赛事通胀已不可逆

来源:24直播网 时间:2025年04月24日 18:01



1.足球发展现状:比赛场次与频次急速增加,各队球员大面积受伤

本赛季,多家全球级足球豪门俱乐部的球员教练面对记者抗议赛程过密的新闻登上热搜。西甲的巴萨、皇马;英超的利物浦、曼联都公开抗议过比赛的赛程安排。

赛程的安排越发密集其实已经不是新闻,而是成为了20世纪以来的足球世界发展趋势,为了照顾亚洲观众而调整比赛时间的英超和西甲;更改了赛制规则使比赛强度加大的新型欧战;几乎凭空创造的新世俱杯;连原本可以使俱乐部球员休息的友谊赛比赛日也要安排一个正赛形式的“欧国联”……



这样的趋势让年轻的佩德里变成了“佩德驴”,使铁人巴尔韦德也不由得说“我已经超负荷”了,使大量球队尤其是豪门球队出现了大面积的伤病潮。

就以英超排名十名开外的曼联为例,在拥有本应充足的六名中后卫一线队储备的情况下(埃文斯、利马、马奎尔、德里赫特、林德洛夫、约罗),竟然还因为伤病导致缺人,不得不提前请出青年队的海文救火,结果海文刚踢了没几场比赛也伤了。



由此,赛程的密集化已经引发了一场足球危机,但是理性来看,足球赛程密集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为这背后是一部深层次的生意经,俱乐部、欧足联只是这一趋势下的一个又一个无言的棋子罢了。

2.足球产业生意经:“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有人曾批评赛程增多是因为FIFA、欧足联以及各级联赛的组织者只为了挣钱。这话既对又不对。对的是,组织方安排密集赛程确实主要出于经济目的;不对的是,依赖足球产业挣钱的不仅是这些组织方,下到球员和俱乐部高层,中到一般的群众市民,上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大局,事实上都是足球产业的一部分——

所有人共同期待着全球顶级足球赛事越来越多,这不是情怀问题,这是实打实的经济利益。



“足球不仅仅是足球。”这可不是玩笑话,这是足球的真相。作为体育竞赛表演中产值最高且同时最具活力的行业,现代足球产业同时与纺织、皮革、建筑、交通、饮食、信息、通信等产业密切相关。

可别以为只有球员、教练、裁判、技术分析、经纪人、球探这些人是靠足球吃饭的。事实上,体育品牌门店业务员、建筑公司的工人、球场附近的饭馆老板、为球鞋和足球生产特质皮革材料的工厂员工、重要足球文化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他们的收入都和足球产业密切相关。



根据FIFA的统计,足球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大约4.5亿个工作岗位。

足球带来远超足球的就业,因此,足球产业谋求产值增大不仅是为了足球本身的,还是为了那么多与足球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岗位的收入,而球员仅仅是这个过程的棋子而已。

3.数据证据:为什么足球能成为“第一运动”以及欧国联的举办逻辑

很多人说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这个说法许多篮球迷会不认同。但如果我们加一个地理限定词“欧洲”,那么足球就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运动了。

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数据显示,在2003——2018的15年间,随着赛程密集化与多样化,五大联赛的复合年增长率一直稳定增长,其商业总收入持续增长了32.71亿欧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87%。



如果细化到国家,足球产业的重要性更直观。

19/20赛季,仅一个英超联赛就为英国政府贡献了76亿英镑产值、36亿英镑的税收与9.4万份工作岗位。而英国总共有数十个联赛,足球产业在英国的总价值不可想象。

对于西班牙这样的穷国,足球显得更加重要:16/17赛季,西班牙各级别职业联赛创造了156.9亿欧元的经济效益,竟然占了西班牙全国GDP的1.37%。同时,西班牙足球体系为西班牙提供了18.46万个工作岗位。

在当代欧洲,许多人依靠足球产业工作,国家也靠足球产业获取高额税收。他们都希望足球产业能持续做大。而做大足球产业,增加赛程、多搞强强对话、制造争议话题、提高争冠悬念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欧国联,则更是足球产业经济学的关键发明,很多人质疑欧国联吧友谊赛变成正赛“毫无意义”,其实这些质疑观点才是经不起推敲。过去的国家友谊赛日随意约赛练兵,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而欧国联堪称利用每年短暂的国家队比赛日获取巨额财富的完美发明。

据专家统计:举办一场大型足球赛事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基建,并且这种提升效果并非短期,而是可以持续20——50年。

因此,争先举办大型正赛,不是足球世界的生意经,而是现实政治的生意经。这也是为何当代世界杯越喜欢搞“多国联合举办”、美洲杯干脆找各自理由办成“每周杯”的原因。



欧足联没办法改变欧洲杯四年一届的惯例,于是干脆生造出来欧国联这样一个“每年杯”,将友谊赛变成正赛,同时创造规则,使欧国联胜负情况与欧洲杯晋级局势捆绑,使大多数国家不敢用非全主力球员练兵;同时又建立升降级制度,强行增加强强对话数量。

欧国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从上座率上看,自从欧国联举办开始,平均每场比赛的上座率都达到了70%以上,整个足球产业的组成部分都获取了巨额利益。



同样,作为足球产业中最重要一环的职业球员,更是因赛程密集推动的产业扩大获取了巨额收入。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足球运动员的收入像坐火箭一般地猛窜,过去足球只是使人致富,而现代足球则使人暴富。英超的利物浦、曼联都号称工人的球队,但两队的替补球员20年职业生涯的收入恐怕比英国工人一辈子都多。

因此,尽管抱怨赛程太多,从历史上看,球员本身也是从中获利的。



4.足球陷入了异化的危机

尽管赛程的密集化带来了巨额经济回报,但前文所提到的大面积伤病也是不可否认的副作用。足球陷入了这样一个危机:这个产业谋求着通过赛程密集化与多样化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值与产业自身的再扩大,但这种方式却使产业终端的球员个体不得不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足球作为体育运动,其自身已经异化了。

可是赛程密集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不可能放弃利益而压缩赛程——赛程密集是不可扭转的必然趋势。



那么,足球必然会在这种危机中走向毁灭吗?其实这也未必。笔者认为,足球可以通过规则变革,在确保球员工资不降低的情况下减少球员比赛时间,并且用足球规则引导足球市场几乎扩大,实现最大程度的双赢。

首先就是前不久有人提出的橙牌规则,这个建议便是值得思考的。如今的红黄牌规则并不完全能涵盖球场上所有犯规动作的判罚标准,若引进与黄牌同等效力的橙牌,并仔细研讨分析,设计出不同的吃牌惩罚标准,应该能在更大程度上减少战术犯规与恶意犯规,使伤病减少。



其次,可以再增加换人名额,将如今的三次换五人规则改为四次换五人,甚至更激进(五次换七人),使各球队能够得到充分的轮换机会,并且青训球员也能得到更多出场时间,更多展示自己。

而且,换人次数规则的变革也需要其他规则变化来打配合,最关键的是增加大名单人数限制,比如可以允许每场比赛的大名单容纳30人左右甚至以上。即每场比赛允许替补席坐10人以上。将本赛季切尔西的思想推广到全欧洲。



这样做迫使富裕的豪门掏钱向中下游球队买更多好球员,中下游球队再向二级联赛买入,然后资金就这样步步传导直到青训环节,足球的市场就做得更大了。

同时,更多换人名额与大名单也让比赛更精彩,常规比赛的关键位置不会出现体能不足问题,充足的换人机会使边锋可以不断换上新人保持90分钟不停歇的高强度冲击。强强对话的含金量也更高。

现在的豪门球队的结构往往是1—3名世界级球员+5—7名关键球员+3—5名轮换球员。而换人名额与大名单的增加使得豪门可以组建2—5名世界级球员+7—10名关键球员的超级阵容,球队净实力会更强,每个联赛都有机会组建银河战舰。



教练制度也可以改变,教练团队可以持续扩张。比如豪门球队的主教练可以全身心负责欧战、联赛以及一个奖金最高的杯赛赛事,而其他非重要比赛可以交给自己的第一助教全权负责。

这样就可以使年轻教练获得远多于现在的豪门一线队运转的全面工作经验,使教练界也能优胜劣汰,使高水平少帅更多涌现,教练的战术能力也越来越高。



有些球迷总是奇怪,为什么有些看起来很差劲的教练总是能得到不错的工作机会,这恰恰因为现代足坛中,相较于大量教练岗位,优秀教练数量其实并不太多,那教练制度的变革或许可以真正淘汰这些教练。

足球历史上经历过三次重大规则变革,第一次是1863年在“剑桥规则”之上推出的全球统一足球规则;第二次是推出越位规则;第三次是1970年因球王贝利严重受伤而推出的红黄牌制度。每一次规则大变都引发了整个足球行业的巨大变化。而在如今赛程越发密集之下,推出第四次足球规则大变也是应时的。



总之,足球已经进入了巨额盈利期,但巨额盈利的背后则是深层次的危机,这个危机的本质是足球的异化式的内部矛盾。

想化解这场危机,不能只靠球员与教练呼吁,它需要许多足球内外的单位共同合力。

足球不仅仅是足球。作为经济产业的足球早已超越了作为体育运动的足球本身。你可以确认现代足球已经不再纯粹,但你无法否认它带给你的激情。

参考资料:

[1] 李永琪《足球产业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当代体育科技》2024年第14卷第20期.

[2] 张念祖《制度逻辑视角下五大联赛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行为的影响及启示分析》.

[3] 张鑫磊、孟桦《欧洲国家联赛的SWOT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4期.

[4] 周雷《简议足球规则的变革》,《体育文史》1991年第6期.

本文标签: 英超  皇萨  曼联  伤病潮  生意经  足球产业  欧洲足球  职业联赛